EXT2 / EXT3 的 filesystem
这里都是比较老旧的文档数据,大概只有 GNU 的 GPL 可以稍微查看一下!其他都是用来备份而已! 尽量前往鸟站首页查找最新数据较佳!
自从我们开始使用电脑后,大多数的用户都曾经使用过文件,而我们总是对关于硬盘如何正确地保存文件感到好奇, 它看起来似乎非常抽象,所以今天让我们看一看 Linux 操作系统中较新的文件系统版本『第二延伸系统( ext2 )』 ,并了解它各方面之用途。 这个文件系统是主要来自于 Andrew Tanenbaum 所写的 Minix 文件系统,它也是唯一可用在免费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称之为 Minix。它后来修正为 Linux 所惯用的文件系统并称为延伸文件系统,到现在 Linux 的文件系统称为 ext2 (第二延伸文件系统),它是延伸文件系统中较新的版本并支持访问控制列(ACL)。 但是在着手研究 ext2 文件系统之前,让我们先了解文件系统中之专有名词的关联。
Ext2fs公用程序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标准Linux版本之ext2fsprogs公用程序:
|
Red Hat决定在7.2版中使用 ext3 的格式来作为缺省的文件系统在,引起相当多熟悉 Linux 用户的关注,但 ext3 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众多日志式 (journaling)文件系统中最佳的。 传统的 Linux 文件系统 ext2,对于在相当小容量的硬盘上之小文件而言是相当的理想。随着硬盘的容量及文件大小大幅增加, 整体性能会下滑。有些原因是来自读取未有效利用的磁盘空间,有些原因是来自不正常关机或是电源中断文件系统的恢复时间。 文件系统经由 e2fsck 在一个 1GB 的硬盘做检查是毫不费力的,但相同的测试在 40GB 的硬盘上可能会相当的秏费时间。 所以就有日志式文件系统的诞生。 这些记录硬盘状态的文件称为日志。 所以在不正确关机之后重新启动需要参考到日志文件来重新回复文件系统的状态, 而非将整个硬盘做扫描。 同时, 日志式文件系统可以有更高的硬盘空间使用效率及使数据在各种不同之文件大小中能够快速的读取及写入。 Linux并不是只有一个日志式的文件系统,它有四个,或是说成三又二分之一个:
”为什么你想要从 ext2 转换到 ext3 呢?有四个主要的理由: 可利用性、数据完整性、速度及易于转换”。可利用性,他指出,这意味着从系统中止到快速重新复原而不是持续的让 e2fsc k首席执行官时间的修复。ext3 的日志式条件可以避免数据毁损的可能。他也指出”除了写入若干数据超过一次时, ext3 往往会较快于 ext2,因为 ext3 的日志使硬盘读取头的移动能更有效的进行“。 然而或许决定的因素还是在Johnson先生的第四个理由中: “它是可以轻易的从 ext2 变更到 ext3 来获得一个强而有力的日志式文件系统而不需要重新做格式化” 他说道。”那是正确的,为了体验一下 ext3 的好处是不需要去做一种长时间的, 冗长乏味的且易于产生错误的备份工作及重新格式化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