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安装 Linux 之前,有些功课是要先作的!因为 Linux 对于较新的硬件的支持度可能比较不足,
所以,您必须要了解您的主机是否为 Linux 所支持的 CPU、RAM、显卡、网络卡等等。
此外,您也必须要先了解到您的 Linux 预计想要达成的功能是什么?这样在选购硬件时,
才会知道,那个部分是最重要的啊!举例来说,桌面型的用户,应该会用到 X Window 系统,
此时,显卡的优劣与内存的大小可就占有很重大的影响。如果是想要做成文件服务器,
那么硬盘或者是其他的保存设备,应该就是您最想要增购的组件啰!所以说,功课还是需要作的啊!
这个观念我们在 Linux 是什么的章节里面已经提过,
这里我们再次的强调。因此,您在认识各项设备之后,学习 Linux 的设备代号之前,
务必要先将 Windows 对于设备名称的概念先拿掉~否则会很难理解喔!
『
什么?学 Linux 还得要玩硬件?!』呵呵!没错!
因为 Linux 早期是与 x86 架构的个人电脑系统紧密结合,而且我们由前两章的
Linux 是什么 当中也晓得,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关系可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当然就得要了解一下个人电脑主机的基本架构了!
事实上,电脑主机的硬件配备与这部主机未来的功能是很有相关性的!
举例来说,家里有小孩,或者自己仍然算是小孩的朋友大概都知道:『
要用来打 Game 的 "游戏机电脑" 所需要的配备一定比办公室用的
"工作机电脑" 配备更高档』,为什么呢?因为『电脑游戏』所需要的显示、
CPU 等资源较高,所以需要适合比较大量运算的配备,因此等级上面不能太差啊( 例如 Athlon 或者是 P4 系列 )
至于办公室个人电脑环境中,通常我们不太可能会使用到太复杂的软件,所以,等级不需要太好
( 例如K6-2 500 ),就可以运作的很顺畅啦!那什么叫做高档配备?
呵呵!底下我们得先来约略了解一下电脑主机里面的各个配备,
以及他们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啰!
所谓的『电脑主机』就是那个机壳内的咚咚~当您拆掉主机机壳之后,会发现里面有一张大板子,
这块大板子上面插了好几块小板子,还有一颗小风扇安置在一块四方形的东西上面。
此外,还有几颗硬盘与光盘或软碟被锁在机壳里面,还有一个铁盒子,上面有很多电线跑出来,
这些电线的接头都被接在硬盘/光盘/软碟以及大板子上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张大板子,
因为所有的机壳内的东西,都会接到这个大板子上面!这个大板子就是『
主板』。
主板有点像底下这个样子:

图一、主机的架构示意图
上图一中,中间上面的部分就是
中央处理器 ( CPU ) 的插槽了,至于
CPU 右边那三个直直的则是
内存 ( RAM ) 的插槽;
而在中间偏下有几个名称为 PCI 的咚咚,那就是一些适配器的插槽了。包括 SCSI
适配器、网络卡,还有一些声卡等等,都是接在
PCI 卡上面的!至于在 PCI 上面还有一个
AGP 插槽是干嘛的?
那个就是
前一阵子的主流显卡接口噜!此外,
在内存的右边还有几支黑黑的咚咚,那就是使用『排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接口插槽,
我们称他为『
IDE接口』,
而硬盘除了 IDE 接口外,现在比较流行的应该是 SATA 接口,这个接口的硬盘插槽比较小一点,
连接线也比较好接,因为比较细,对于机壳内的空气对流比较好。
这个部分相当的重要,等一下我们会再提到的!底下我们来谈一谈关于几个主要的组件,
然后再介绍整体的运作吧!

很讨厌的是,个人电脑的发展不断的向上延伸,各项接口也在不断的改善,
截至目前为止 (2005/06),有 PCI Express 、 AGP 渐渐被淘汰、IDE 接口被 SATA 接口所取代,
内存也均已 DDR 接口取代原本的 PC133 的 SDRAM,
这些接口的改善也造成您的硬件在升级时候的困扰,因为,很多旧的配备无法被重复利用的!
所以,上面的图标仅是一个简略的介绍!您需要随时请教店家喔!
中央处理器 ( CPU ) :
CPU 可以说是一部电脑主机里面相当重要的东西了,因为,
他负责了所有事件的运算!而且,跟大量运算有关的主机,主要的关键几乎就是卡在 CPU 的速度上。
目前全世界前两大的个人电脑 CPU 制造商为 Intel 与 AMD ,而这两家公司自己的 CPU
规格就不少了,加上有两家制造商,哇!这表示, CPU 的规格多的吓人~
早期的 CPU 规格都是由 Intel 来拟定,然后大家按照他的规格去设计自己的 CPU ,
所以,在主机的购置上面,会比较不容易产生不兼容的情况。
但因为某些因素,导致 AMD 自行在 x86 的架构上发展自己的 CPU 脚位,
而且因为 CPU 结构的变更,使得脚位的定义越来越多。
目前因为规格太多,
而且 CPU 的插脚的脚位都不一样,有的即使一样但是 CPU 的运作电压不同,
也无法兼容!因此,
在选购 CPU 与相关的主板时,
务必要询问正确的信息,
否则买了 CPU 与主板不能兼容的话,那么两个东西都会变成废铁的喔!
目前流行的 CPU 规格大致分为 Intel 的 P-4 系列,而 P-4 系列未来又分为双内核与宏内核,
这两款 CPU 是不兼容的,主板也不兼容,必须特别留意。至于 AMD 的 Sempron, Athlon64,
Athlon64x2 当中, Sempron 是入门级, Athlon64 与 Athlon64x2 是 64 比特的 CPU,
分别是宏内核与双内核,两款的脚位相同,据说主板是可以互通的!但是 Sempron 与 Athlon64
的主板则不兼容!要特别注意。(注:所谓的双内核,是在一颗 CPU 里面,
建构了两个运算单元,也就是说,这个双内核的 CPU 有两个可以运算的实体 CPU 就是了。
而 AthlonXP 也已经被新的型号 Sempron 所取代了!)
好了,那么 CPU 的速度除了内核的优良与否之外,常用来判断同级产品之间的速度,就是时脉了。
所谓的时脉,简单的说,就是单位时间的运算次数。
所以,时脉越高,代表这个设备设备的运算次数越多次,当然速度上就会比较快。
(注:不同的 CPU 之间不可以单纯用时脉来判断运算的性能喔!例如 AMD 的 Athlon64 2G
在运作上,性能比 P-4 2G 还要好很多!所以,时脉目前仅能用来比较同样的 CPU 的速度。)
比较特别的是, CPU 有所谓的倍频与外频,有什么意义呢?
- CPU 有所谓的『倍频』与『外频』,
外频是 CPU 与周边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运算的速度,
至于倍频则是 CPU 本身运算时候加上去的一个运算速度!
两者相乘才是 CPU 的时脉。与 CPU 外频有关的咚咚为内存与主板芯片组。
一般来说,越快的时脉代表越快的 CPU 运算速度。以 Intel 的 PIII 时脉 933 MHz 为例,
- CPU 外频与倍频: 133(外频) X 7(倍频) MHz
- RAM 频率:通常与 CPU 之外频相同,为 133 MHz
- PCI 接口( 包含网络卡、声卡等等的接口喔 ) 133/4=33 MHz
- AGP 接口 : 133 / 2 = 66 MHz (这是 AGP 正常的频率喔!)
- 外频是可以超频的!
什么是超频呢?原本的 CPU 外部频率假设是 133 好了,如果您借由某些工具,
或者主板本身也可能会提供这个工具,那您就可以将 133 提升到比较高的频率,
那就是所谓的超频。为什么要超频呢?因为可以在比较便宜的 CPU 上面让频率升到比较高,
等于是『赚到了』的意思。不过,超频本身的风险很高~
如果是超外频的话,例如到 166 MHz 时,你的 AGP 将达 (166/2=83) 而
PCI 也将达 (166/4=41.5) ,高出正常值甚多,通常,
越快的外频由于所有的设备运作频率都会提升,所以,可以让性能提高不少,
但也可能会造成系统不稳定!例如常常当机,或者是造成某部分组件的寿命简短等等。
此外,目前的电脑系统真的是够快了,不需要超频啦!而且,在
Linux 系统中,『不建议超频』,因为,即使 CPU
可以耐的住这么高的时脉,但是系统的运作是全面性的,只要有一个设备当机,
那么你的系统就跟着当掉啦!而因为超频之后,系统频率高出正常值太多,
所以当然容易造成不稳定呢!
-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CPU 是有分等级的』,而目前很多的程序都有对
『CPU 做优化』的行动,所以就会有所谓的
i386, i586, i686 为附文件名的文件产生啦!基本上,在 P MMX 以及 K6-III 都称为
586 的 CPU ,而 Intel 的赛扬以上等级与 AMD 的 K7 以上等级,就被称为 686
的机器了!万一改天你发现一些程序是注名给 686
的 CPU 使用时,就不要将他安装在 586 以下等级的电脑中,否则可是会无法运行该软件的!不过,在
686 倒是可以安装 386 的软件喔!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具有向下兼容的能力啦!
内存 ( RAM ) :
内存对于系统来说,真是一个重要的家伙,怎么说呢?刚刚提到,电脑真正运作的内核是
CPU ,但是真正『喂给』 CPU 运算数据的,那就是内存 (Memory, RAM) 啦!
所以你的操作系统的内核啦、软硬件的驱动程序啦、所有你要读取的文件啦等等的,
都需要先读入内存之后,才喂给 CPU 来进行数据的运作!您瞧! RAM 可重要的很吧!
此外,一些比较优良的操作系统,也会将常用的文件或程序等数据,
给他常驻在内存内而不直接移除,如此一来,下次取用这个数据时,
就不需要在去周边访问设备读取一次,呵呵!对于系统速度来说,真是不无小补喔!
所以啰,您就会晓得,如果你常常打开大容量的文件,以及运行一些很占资源的软件,
那么你就必须要『很大量的内存』来帮助你存放这些数据,瞧!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吧!
内存目前的规格也不少,主要有两种,分别是
SDRAM 与 DDR,新一代的内存通常使用 DDR 这种规格的内存,
不过还得配合主板与 CPU 来选择 RAM 的规格才行!对于一个系统来说,
通常越大的内存代表越快速的系统,这是因为系统不用常常释放一些内存内部的数据。
以服务器来说,内存的容量有时比 CPU 的速度还要来的重要的!
显卡 ( VGA card ):
显卡对于图形接口有相当大的影响!因为我们要将图像数据显示到屏幕时,
就需要使用到显卡 (VGA Card) 的相关硬件功能了。
目前 3D 的画面在电脑游戏接口与工作接口很大量的被使用,而由于如果这些
3D 画面没有先经过处理而直接进入 CPU 来做处理的话,将会影响到整体运作的速度,因为
CPU 的工作实在太多了!这个时候就有所谓的 GPU 出现了!
GPU 那是什么咚咚呢?为了避免由于大量的
3D 画面造成 CPU 的困扰,所以显卡开发商就在显上卡上面安插一个可以处理这些很耗
CPU 运算时间的硬件来处理这些画面数据,如此一来,不但图形画面处理的速度增快了,
CPU 的资源也会多出来以运行其他的工作喔!
目前的显卡也有两种主要规格,一种是以传统 AGP 接口来进行图像数据的传输,
一种则是以更快的 PCI Express 接口来传输数据!由刚刚我们提到的
CPU 运作时脉中,我们可以知道 PCI 的接口标准速度是 33MHz ,但是 AGP 标准是
66 MHz 。不过,即使是 AGP 的 66 MHz 也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了,因此,
才又有 PCI Express (简称 PCI-E) 接口出现。这个接口的速度又比 AGP 来的更加的快速呢。
不过,您到底要买哪一款?还是得要看您的主板有没有支持该接口才行!
另外, VGA 卡上面也有一个内存,这个内存的大小可以影响您屏幕输出的分辨率与像素喔!
这个内存是直接嵌入于显卡上面的,与你的主内存(上面提到的 RAM)没有关系!
一般来说,服务器没有 X Window 的话,显卡并不重要,如果是需要使用到图形接口的话,
那么这个显卡内存的容量就比较重要了!
硬盘与访问设备( hard disk ):
总是需要有数据,我们的主机才能够借由这些数据来加载,来运作吧?
这些数据一般来说,就是存放在主机的硬盘上面了。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可携式保存媒体,
例如光盘、Zip 磁片、软盘片等等来传递数据的。我们就单纯来说说硬盘好了。
在个人电脑上面,主流的硬盘访问接口应该是 SATA 与 IDE 这两种。
一般来说,主板上面至少应该都会有两个 IDE 或者 SATA 的插槽,
而每个插槽都可以接两个 IDE 或者 SATA 接口的硬盘或设备。
SATA 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新接口,他的硬盘转速比较高,访问性能要比传统的 IDE 接口来的好。
此外, SATA 的特色就是,他与主板连接的排线可以比较长(可长达 1m),
并且排线比较细,可以帮助主机机壳内部的通风,有很不错的效果。
在 Linux 上面, SATA 或 IDE 接口的命名方法都是一样的,
所以未来我们还是以 IDE 来介绍设备。
由于一个 IDE 插槽可以接两个 IDE 接口的设备,那么系统怎么知道那个是那个?此时就需要
IDE 设备的跳针 (Jumper) 来设置了!你可以在一个 IDE 接口接的两个设备上面,以排线接一个
Master 以及一个 Slave 的设备!而 Master 与 Slave 可以在任何一个 IDE
设备上面找到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两颗硬盘,那么你可以将任何一颗调成
Master ,但是另外一颗则必须为 Slave 才行!否则 IDE
接口会无法分办,而造成系统的当机喔!至于硬盘的一些相关数据我们在后面的章节再来提!
至于硬盘的选购上面,您除了必须要注意硬盘的容量大小之外,
还得知道硬盘的转速,以及缓冲内存的大小。目前的要求是,转速至少得 7200 转,
缓冲内存最好可以选择 8M 比较好一些。
PCI 适配器:
我们常用的网络卡、声卡、特殊功能卡等等,几乎都是通过 PCI 插槽来安装的,
这些东西就被称为 PCI 接口的设备啦!当然不止,因为主板上还有很多内置的 PCI
设备呢!
- 网络卡:网络卡很重要吧!因为他是让你可以连接上
Internet 的重要功臣!网络卡的传输速度目前都已经可以支持 10/100Mbps
的主流速度了!但是网卡的好坏却差很多!同样是
10/100Mbps ,但是 Intel 与 3Com 的卡硬是要比一般的杂牌卡多出
1000 元新台币以上,原因无他,因为网络卡的稳定性、消耗
CPU 资源的特性与其他特殊功能等,Intel 与 3Com 要比其他的厂牌优良的多!
至于网络线连接的接口上面,目前则几乎已经都是
RJ-45 的接口插孔了,
这种接口有点像是电话线插孔,不过要稍微大一点。
另外,由于网络的需求不断向上攀升,所以,网络卡已经有很多 Gigabits 的速度出现了。
您也可以选购 10/100/1000 Mbps 的网络卡喔!
- SCSI 适配器:这个东西可以用来连接 SCSI
的接口的设备!以硬盘为例,目前的硬盘除了个人电脑主流的 IDE/SATA 接口(刚刚说过了)
之外,就是这个 SCSI 接口!由于 SCSI 接口的设备比较稳定,
而且设备的运转速度较快,因而速度也会快的多,而且也比较不耗费 CPU 的资源。目前
SCSI 适配器是一般大型服务器主机的硬盘传输接口,不过,用在个人电脑上面的话,
IDE/SATA 接口就够了!因为, SCSI 接口的硬盘很贵呢!
主板( Mainboard 或 Mother board ):
我们在
图一 提到的那个主板真是重要!
上面提到的 CPU、RAM、VGA Card、PCI Card等等,全部都是接在这个主板上面的。
当然啦,这个主板就得要负责沟通所有接口的工作了。而沟通所有上面提到的咚咚的东西,
就是
主板的芯片组。
由于主板上面的芯片组将负责与 CPU、RAM 及其他相关的输出、输入设备,
所以,芯片组设计的好坏也相差甚多喔!整个主板芯片组与各个组件之间的沟通可以
使用下图二来简单的说明:

图二、芯片组架构示意图
先要提醒您的是,我们这里仅列出芯片组功能示意而已,并没有完整列出芯片组的详细架构喔。
底下我们就来提一下芯片组的相关功能介绍吧!
- 芯片组的功能:芯片组就是在沟通
CPU、 RAM 、输出与输入设备的重要角色!还记得刚刚我们在 CPU
时候提到的时脉问题吧?在这里我们再次的强调,
CPU 的外频就是芯片组与其他周边沟通的速度啰,假如使用刚刚的 P-III 933 MHz
做为例子的话,那么你的芯片组运作频率应该是以 133 为基准,所以 CPU 与芯片组沟通是
133 ,芯片组与 RAM 亦是 133 的速度,与 PCI 接口则通常是 33 (133/4),而与
AGP 则是 66 (133/2)啰!所以,一个芯片组就需要负责这么多不同的时脉操作喔!
呵呵!所以啰,芯片组的好坏对于系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另外,目前很多的技术可以提升各个与芯片组之间沟通的时脉速度,例如
DDR 内存,可以将时脉再提升一倍,所以,如果刚刚是 133 ,那么使用 DDR
内存时,就可以提升成为 266 啰!至于 P4 则芯片组与 CPU
之间则可以提升四倍的时脉速度,遗憾的是,芯片组能支持的规格,
只有一种,并无法支持所有的规格,也就是说,你的
Intel 芯片组的主板,只能支持 Intel 的 CPU 与芯片组能沟通的内存规格;
- CPU、内存与芯片组 (就是主板啦)
在选购的时候需要一起考虑,因为芯片组(主板)能够支持的
CPU 只有特定的规格,而芯片组对内存的支持通常也仅支持特定规格,所以,当你选择
Intel 的主板芯片组时,那就不能使用 AMD 的 CPU 啰!
这在购买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您主板上芯片组所能支持的规格喔!
用户最容易搞错的就是这里了!大家总是认为
DDR 最好,所以拼命也要买 DDR,但是,如果你主板芯片组本来就不支持 DDR
内存的话,那你买来的 DDR 是找不到地方插的!所以,
如果您想要升级你的系统时,请特别留意你的主板芯片组是否有支持喔!
- I/O 地址与 IRQ 岔断:
既然主板是负责各个电脑系统组件之间的沟通的,但是电脑的东西又太多了,
又有输出输入、又有不同的保存设备,主板芯片组怎么知道如何负责沟通呐?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所谓的 I/O 与 IRQ 啰!I/O 有点类似门牌地址啦,
每个设备都有他自己的地址,一般来说,不能有两个设备使用同一个I/O地址,
否则系统就会不晓得该如何运作,例如,如果你家门牌与隔壁家的相同,
那么邮差怎么送信到你家啊?不过,万一还是造成不同的设备使用了同一个
I/O 而造成 I/O 冲突时,就需要手动的设置一下各个设备的 I/O 啰!而除了 I/O
地址之外,还有个 IRQ 岔断这个咚咚,如果 I/O 想成是门牌号码的话,那么 IRQ
就可以想成是各个门牌连接到邮件中心 ( CPU ) 的专门路径啰!IRQ 可以用来沟通
CPU 与各个设备啦!目前 IRQ 只有 15 个,如果你的周边接口太多时,
可能就会不够用,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将一些没有用到的周边接口关掉,以空出一些
IRQ 来给真正需要使用的接口喔!当然,也有所谓的 sharing IRQ 的技术就是了!
- BIOS :BIOS 是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的缩写,刚刚上面我们提到了很多的输出与输入以及 I/O, IRQ 等等的咚咚,
你要如何设置呢?可以通过操作系统,也可以通过主板提供的
BIOS 功能来设置喔!当你开机的时候,屏幕上不是会出现一些版本的消息吗?那就是
BIOS 的设置啰!你可以在开机的时候按下 DEL 按键,以设置开机顺序、 I/O ,以及
IRQ 等等!
- 其他输出输入接口:
目前主板上面通常会内置一些基本的接口,这些接口通常是在主机机壳的后面,例如:
- PS2接口:这是目前最常见的键盘与鼠标的接口,
在插孔的地方是圆形的,这种接口速度上面会比较好一些,但是最麻烦的地方在,
如果你的键盘与鼠标松脱了,通常只能以重新开机来再次驱动键盘或鼠标啰;
- 九针串口:这个是以前用来接鼠标的接口,
常常被称为 com1 ;
- 25针并列端口:这通常用来连接打印机的接口,通常称为
LPT1, LPT2...;
- 声音输出、输入与麦克风:
这个是一些圆形的插孔,而必须你的主板上面有内置音效芯片时,才会有这三个东西;
- USB 接口:目前相当流行的一个接口,
支持随插即用,目前已经推出到 USB 2.0 了,这个规格改变了速度上的问题,
目前 USB 2.0 的速度已经足够了 (480 Mbps),相当的快速!不像之前
1.xx 版时 ( 12 Mbps ), copy 一些数据到 USB 硬盘时,会吐血....
电源供应器 ( Power ):
除了上面这些组件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组件也要来谈一谈,那就是电源供应器。
在您的机壳内,有个大大的铁盒子,上头有很多电源线会跑出来,
那就是电源供应器了。我们的 CPU/RAM/主板/硬盘 等等都需要用电,
而近来的电脑组件耗电量越来越高,以前很古早的 230W 电源已经不够用了!
最近您要安装新的主机时,要记得,电源供应器至少也要 300W 以上才够你的主机使用,
有些特殊的主机,还会要求至少要 400~500W 以上的电源呢!
电源供应器的价差又更大了!贵一点的 300W 可以到 4000 NT,便宜一点的 300W ,
只要 500 NT 不到!怎么差这么多?没错~因为 Power 的用料不同,
电源供应的稳定度也会差很多,差一点的电源供应器,甚至是造成电脑不稳定的元凶呢!
所以,尽量不要使用太差的电源供应器喔!
关于速度/稳定度的问题:
对于速度来说的话,由刚刚我们看到的芯片组所负责沟通的工作来看,
您就应该晓得啦!速度的快慢与『
整体系统的最慢的那个设备有关!』
,如果你是使用最快速的 P4 ,使用最快的 DDR 内存,
但是配上一个慢慢的过时显卡,那么整体的速度性能将会卡在那个显卡上面喔!
很重要的呢!所以,在购买整套系统时,请特别留意需要全部的接口都考虑进去喔!
尤其是当您想要升级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并非所有的旧的设备都适合继续使用的。
除此之外,到底那个组件特别容易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呢?有几个常见的系统不稳定的状态是:
- 系统超频:这个行为很不好!不要这么做!
- 电源供应器的电源不稳定:这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您测试完所有的组件都没有啥大问题时,
记得测试一下电源供应器的稳定度!
- 内存无法负荷:现在的 DDR 内存品质差很多,差一点的内存,
可能会造成您的主机在忙碌的工作时,产生不稳定或当机的现象喔!
- 系统过热:『热』是造成电子零件运作不良的主因之一,如果您的主机在夏天容易当机,
冬天却还好,那么考虑一下,加几个风扇吧!有助于机壳内的散热,
系统会比较稳定喔!『
这个问题也是很常见的系统当机的元凶! 』
这些咚咚就是系统所必备的一些组件了!当然啦,还有光驱、鼠标、键盘我们没有介绍,
因为那个东西比较简单啦!只是要注意的是,他与主板提供的连接接口是否相同呢?
如果不同的话,自然就无法连接啰!例如你拿
PS2 的接头要去接九针串口的插槽,试问,可以连接吗??
所以,买周边设备的时候,要考虑到整体性喔!

事实上,要了解每个硬件的详细架构与构造是很难的!这里鸟哥仅是列出一些比较基本的概念而已。
另外,要知道某个硬件的制造商是哪间公司?可以看该硬件上面的信息。
举例来说,主板上面都会列出这个主板的开发商与主板的型号,知道这两个信息,
就可以找到驱动程序了。另外,显卡上面有个小小的芯片,上面也会列出显卡厂商与芯片信息喔!
认识了主要的电脑系统硬件之后,接下来就得知道,
那么你的硬件需要怎样的等级才能符合你的操作系统需求呢?刚刚我们也提到了,
不同的主机服务需要的主机等级是不相同的!基本上,如果你的
Linux 是做为终端机之用 ( 也就是当作你的工作机,并不对 Internet 提供其他服务
),并且也不玩 X-Window 的话,那么由于 Linux 所需要的硬件资源是很低的,只要你有
Pentun-133 以上等级的机器就可以跑得很顺畅啰!所以,若你手上有升级后要汰换的设备,
千万别急着丢掉,可以尝试着组装一下,然后来玩玩 Linux 呀!
但是,万一您的 Linux 机器是预计用来作为您公司内部的 mail server
或者是您学校的 Web server, proxy server 时,或者是要玩 X-Window 的话,
那么你就必须要选择高档一点的电脑配备了,尤其是
RAM 的大小、显卡的内存容量与硬盘的空间容量!
另外,由于 Linux 还没有茁壮到大部分的台式机的操作系统都用他,因此,
某些特殊硬件对于 Linux 之支持度,就有点不足了。
举例来说,最新的显卡可能就无法被缺省的 Linux 内核捉到。
不过,其实这并不是 Linux 的问题~怎么说呢?因为驱动程序都是由该硬件的开发商开发的,
而不是 Linux 内核工作小组应该要开发的喔!所以啊,
如果您买了一个显卡,却无法被你的 Linux 侦测到,那么您应该要前往这个显卡开发商的网站,
去反应,或者去下载给 Linux/Windows 或其他操作系统使用的驱动程序才对喔!
此外, Linux 开发商在发布 Linux 之前,都会针对该版所缺省可以支持的硬件做说明,
因此,您除了可以在 Linux 的 Howto 去查找外,也可以到各个相关的 Linux distributions 网站去查找呢!
底下我们稍微谈一下 Linux 至少所需要的硬件配备是如何吧!假设一台 Linux 主机,他主要的功能是用来作为
NAT 主机,所谓的 NAT 主机也就是类似『IP分享器』 的功能,而且用这台 NAT
主机的 PC 数并不多,那你只需要 Pentun-166, 32MB RAM, 及一块不太特殊的显卡及网络卡也就够了!
当然,硬件的需求与你服务的对象多寡是有相当的相关性的!在这个一般家庭的
NAT 主机的环境下,你所需要的硬件大致的需求如下:
- CPU:Pentun-166 以上等级就可以了。不过建议使用 K6-2 300
以上等级的 CPU,当然了, CPU 的等级与你旧有的主板兼容程度是有相关性的;
- RAM:至少 32MB 以上。其实除了 CPU 之外,
在 Linux 系统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内存的大小了,因为如果你的服务开得太多,
而你的内存不够大,势必要使用类似 Windows 的
『虚拟内存 』的东西 ( 在 Linux
当中称为 Swap ) ,这个 Swap 是使用硬盘的空间来仿真内存的访问型态,
所以,你可以知道,在内存中跑的数据却以速度较慢的硬盘来跑,
呵呵!这东西可操硬盘的紧!所以虽然内存最低的需求是
32MB 就可以了,不过强烈建议最好是有 64MB 以上比较好,尤其是如果你还要玩
X-Window 的话! ( 注:目前新出版的 Linux distribution 当中,由于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且
X-Window 接口越做越好,所以对于内存的要求,实际上也越来越高!事实上,最好要求您的
Linux 具有 128 MB 以上的内存,不过,如果您跟鸟哥 一样不碰 X-Window
的话,那么使用 64 MB 就已经吓吓叫了! )
- Hard disk:最好有 2GB 以上。
当然是越大越好,最好至少为 3GB 的硬盘!(注:同样的,目前的
Linux 提供的数据太多了!所以某些出版商提供的 Linux 在选择完整安装之后,硬盘竟然占用了
4.5 GB 左右的空间,相当的可怕!不过,如果您已经学会了 Linux 的话,
那么事实上,通过选择的套件内容,将不需要用到这么多硬盘空间,尤其不玩
X-Window 的话,硬盘空间几乎可以减少一半以上。)
- VGA ( 显卡 ):如果是旧设备的话,最好是 S3
早期的显卡。 Linux 对于最新的显卡支持的并不是很足够,而且通常鸟哥
是建议人家使用淘汰的零件当主机使用,并且如果你又不玩 X-Window 的话,一块
1MB 内存的 S3-775 显卡就够了!重要的是, Linux 对于 S3 旧的 VGA 卡
( 如 Virge 系列 ) 支持的程度相当的成熟,所以我推荐他!然而,如果您想要将
X-Window 建置在您的 Linux 机器上面,那么最好是『一定要有
8 MB 以上的显卡内存』,否则光是等待的时间,会磨尽您原本具有的耐心指数….
- Network Card ( 网络卡 ) :一块极其普通的
10/100 MB 的网卡就可以了,建议用具有 RTL8139或者是NE2000兼容的芯片的网卡,因为
Linux 本身就有支持,不用再额外加挂驱动程序!强烈的建议使用 Realtek RTL8139
芯片的 PCI 接口网络卡,便宜又蛮好用的!不过,还是得提醒一下,如果您的 Linux
是用来架设大流量的网站时,那么好一点的网络卡将是不能节省的花费!如果能够使用
Intel 或是 3Com 的网络卡,那将是不错的选择呀!
- 光盘、软碟、键盘与鼠标:不要太旧的就可以了。
基本上除了键盘之外,其他的设备都是非必备的,以鸟哥为例,
在安装 Linux 的时候先拿别部电脑的光驱、软驱与鼠标来安装,等到安装完毕之后,
关机,将所有的设备拔掉,只要剩下硬盘与电源供应器就可以啦!等到所有的设置都完成之后,
连屏幕都可以搬走了!剩下的
Linux 会自动搞定!因为通常服务器这东西最需要的就是稳定,
而稳定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平时没事不要去动他是最好的!
不过,请千万注意了,上面提到的是『规模很小的主机系统』可以这样玩!如果是『企业内部的
Linux 主机』,呵呵,可能就要做修正啰!例如某些学校内部架设的 Proxy 系统,
由于服务的机器数非常的大,所以建议至少需要:
- CPU 等级至少需要 P-III 500 以上;
- RAM 最重要,最好至少 512 MB 以上,越大越好;
- 网络卡最好可以选择较佳一些的,例如 Intel 或 3COM 的!
- 硬盘至少需要数十 GB 以上的,分割成多槽, Proxy 运行效率较好;
- 其他的就随意啦!
所以啰!不同规模的服务器,他的硬件要求等级也就会不相同!除此之外,不同的
Linux distribution 对于硬件的要求也不一样!举例来说,在 Open Linux 的 server
3.1.1 就『严格要求』您的系统必须是 i686 ( 也就是 PII 等级以上的 CPU
) ,所以,您必须要针对您即将安装的 Linux 所需要的硬件需求进行了解呢。

一般来说,目前 (2005/06) 的入门电脑机种,至少都会有 P-4 2G 以上,
RAM 有 512MB ,显卡内存也有 64MB 以上,所以,如果您是新购置的电脑,
那么该电脑用来作为 Linux 的练习机,而且加装 X Window 系统,
肯定是可以跑的吓吓叫的啦! ^_^
底下鸟哥针对一般您可以会接触到的电脑主机的用途与相关硬件配备的基本要求来说明一下好了:
- 一般小型主机且不含 X Window 系统:
- 用途:家庭用 NAT 主机或小型企业之非图形接口小型主机。
- CPU:大于 Pentun 133 以上等级即可。
- RAM:至少 32MB ,不过还是大于 64MB 以上比较妥当!
- 网络卡:一般的 10/100 Mbps 即可应付。
- 显卡:随便!只要能够被 Linux 捉到即可,例如 S3 或 Sis 6326
- 硬盘:2GB 以上即可!
- 桌面型 Linux 系统/含 X Window :
- 用途:Linux 的练习机或 Office 工作机。
- CPU:最好等级高一点,例如 P-III 或 K7 以上等级。
- RAM:一定要大于 256MB 比较好!否则容易有停顿的现象。
- 网络卡:普通的 10/100 Mbps 就好了!
- 显卡:使用 32MB 以上内存的显卡!
- 硬盘:越大越好,最好有 20GB 。
- 中型以上 Linux 服务器:
- 用途:中小型企业/学校单位的 FTP/mail/WWW 等网络服务主机。
- CPU:最好等级高一点,例如 P4 或 K7 以上等级。甚至可以考虑使用双 CPU 系统。
- RAM:最好能够大于 512MB 以上,大于 1GB 更好!
- 网络卡:知名的 3Com 或 Intel 等厂牌,比较稳定性能较佳!注意,也可选购 10/100/1000 Mbps 的速度。
- 显卡:如果有使用到图形功能,则一张 64MB 内存的显卡是需要的!
- 硬盘:越大越好,如果可能的话,使用 SCSI 或者磁盘数组,或者网络硬盘等等的系统架构,
能够具有更稳定安全的传输环境,更佳!
总之,鸟哥这里仅是提出一个方向,亦即是:如果您有因为升级而用不到的电脑主机,
千万不要急着丢掉,可以将他回收后,作为 Linux 的架设与练习之用!
而如果您想要架设一部更稳定的 Linux Server ,那么,系统的整体搭配性、
整体运作的效率考量,以及系统散热的问题等等,都需要加以考虑。在综合考虑之后,
Linux Server 在中大型企业上,购买各硬件厂商已开发完成的硬件系统,
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至少那些服务器主机都已经测试过搭配性,而且散热上一定比较没问题!
总之,如果是自己维护的一个小网站,考虑到经济因素,您可以自行组装一部主机来架设。
而如果是中、大型企业,那么主机的钱不要省~因为,省了这些钱,未来主机挂点时,
光是要找出那个组件出问题,或者是系统过热的问题,会气死人ㄟ!
而且,要注意的就是未来你的 Linux 主机规划的『用途』来决定你的 Linux 主机硬件配备喔!
相当的重要呢!
了解了硬件之后,接着下来得了解一下个硬件在 Linux 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啰!
在 Linux 系统当中,每个设备都被当成一个文件来对待!
举例来说,硬盘的文件名称即为
/dev/hd[a-d] ,其中,
括号内的字母为 a-d 当中的任何一个,亦即由
/dev/hda,
/dev/hdb, /dev/hdc, 及 /dev/hdd 这四个文件的意思
(注:这种型式的表示法在后面的章节当中会使用得很频繁,请特别留意)。
那么光驱与软碟呢?分别是 /dev/cdrom, /dev/fd0 啰!
好了,其他的周边设备呢?底下列出几个常见的设备与其在 Linux 当中的代号啰:

先提出来强调一下,在 Linux 这个系统当中,几乎所有的硬件设备代号文件都在 /dev
这个目录当中,所以您会看到 /dev/hda, /dev/cdrom 等等~
设备 | 设备在 Linux 内的代号 |
IDE 硬盘机 |
/dev/hd[a-d] |
SCSI 硬盘机 |
/dev/sd[a-p] |
USB U盘 |
/dev/sd[a-p](与 SCSI 硬盘一样) |
CDROM |
/dev/cdrom |
软驱 |
/dev/fd[0-1] |
打印机 |
/dev/lp[0-2] |
鼠标 |
/dev/mouse |
磁带机 |
/dev/ht0 (IDE)或 /dev/st0 (SCSI 接口) |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硬盘机(不论是 IDE/SCSI/USB 都一样),每个磁盘机的磁盘分割
( partition ) 不同时,其磁盘代号还会改变呢! 关于
硬盘机的分割与配置将在安装 Linux 时再提及。此外,您会发现怎么文件开头都是
/dev 呢?呵呵!那个咚咚就是我们放置设备文件的目录啦!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磁带机的代号,在某些不同的
distribution 当中可能会发现不一样的代号,需要稍微留意。总之,你得先背一下
IDE 硬盘的代号就是了!其他的,用的到再来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