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来自杂志的鸟哥的专访
文/张智鸿 (记者) 2005-09-20
不放弃曾为初学者的热情与坚持,让蔡德明从平凡的研究生变成Linux界无人不知的「鸟哥」
谁是「蔡德明」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不过提到「鸟哥」这个称号,在台湾的Linux社群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蔡德明正是鸟哥的本名。鸟哥究竟多有名?如果你是有意学习Linux的初学者,却不知如何下手,10个人当中有9个人会告诉你,先上「鸟哥的Linux私房菜」网站(http://vbird.org.cn)瞧瞧,或是去书店买一本「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来研读,因为前者早已是台湾最具人气的Linux技术教学网站(从2002年至今,上站人数已突破380万人次),后者则是从2003年出版至今仍持续热销(上个月还高居天珑书局中文电脑书销售排行第2名),甚至还在去年推出简体字版本,在中国大陆一度卖到缺书。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么一位在短短两三年间迅速窜红的传奇人物,竟然是还在成功大学主修环境工程的博士班研究生。
为了让Linux易学易用而成立网站
初见蔡德明本人,很难把眼前这个笑起来憨厚老实的大男生,跟网站上Linux技术无所不知的鸟哥联想在一起。提到和Linux的渊源,蔡德明谦虚的表示,和其他Linux界的前辈相比,他接触Linux的时间算是蛮晚的了,大约是在1999年的时候,由于成大环工所实验室打算引进美国环保署的一套空气品质模式,这套模式的软件必需在Sun的Unix主机上运行,不过一台动辄上百万的Unix主机,实在不能任由他随便碰,万一弄坏了可赔不起,但是总得学习怎么操作,只好先用旧电脑架一台Linux主机来试试,试着试着就玩出了兴趣和心得,就一头栽进了博大精深的Linux世界里。
为什么会创立「鸟哥的Linux私房菜」网站?蔡德明原本的初衷也只是想作实验室主机的FAQ,好传承给后进的学弟妹,由于环工所的学生多半没学过Linux,而当时网络上的Linux教学网站内容又太艰深,于是决定写一个真正给初学者看的网站,让初次接触Linux的新手在学习上有所依循。
「网站刚开始设立时,想说一年有3万人来看就很高兴了,没想到一个月就有10几万人次来浏览,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蔡德明笑着说,为什么会花这么多的时间在网站上,其实是因为博士班的研究早已进行得差不多了,只剩下等待论文通过审核拿到学位,然而等待的过程是漫长且苦闷的,他决定与其虚度光阴,不如把心思寄托在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也就是Linux的教学与研究上。他用「逃避现实」来解释自己努力学习Linux的动力来源,没想到竟「逃」出了一片天。
通过这个网站,蔡德明结识了许多Linux社群的朋友,并在另一位Linux界重量级人物陈思永(Netman,Study-Area站长)的引荐下,在3年前来到台北的奇科补习班担任LPI认证课程的讲师。有感于要成为一个好的讲师,在技术上一定要不断精进,伴随着学习的过程,网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社群间口耳相传之下,「鸟哥的Linux私房菜」成为Linux初学者一定要造访的网站,奠定了他在自由软件界独特的地位。
从没想过会成为畅销书作者
提到成为畅销书作家的过程,可以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由于网站的高点阅率吸引了书商的注意,主动与蔡德明接触洽谈将网站的内容转成平面出版的事宜。由于书的内容和网站出入不大,甚至网站的更新速度还比较快,一开始蔡德明是抱持着姑且一试的心理,连书商也不认为「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这本书会大卖,没想到一上市之后,就连续数周高居信息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之后又推出第二本「服务器架设篇」,同样热卖到缺货,加计去年的增订版的话已出版至第8刷,估计共销售了两万多册,以非教科书的信息类丛书而言,称之为「奇迹」亦不为过。
为什么书的反应会这么热烈?蔡德明至今仍不解其缘由,也许是Linux的初学者在学习时比较习惯看参考书而不是网站吧。事实上我们认为这两本书的成功绝非侥幸,书的内容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作者擅于用生动活泼带点诙谐的语调,把原本枯燥的技术形容得活灵活现,而不像市面上其他信息技术的参考书藉,流于大量技术名词的堆砌,读起来会让人昏昏欲睡。蔡德明的好友梁枫形容他的写作风格,有点像是在读者的耳边「碎碎念」,亲切的解说每一个步骤,让每个人在读这本书时,不会感觉Linux是遥不可及的技术。
蔡德明提到为什么书要取名为「鸟哥的Linux私房菜」,要表达这是一本从初学者角度出发的Linux自学书,他相信所有初学者在开始学习Linux时会碰到的疑难杂症都差不多,如果因为受到一些挫折而裹足不前,失去一窥Linux堂奥的机会,是相当可惜的事,因此他在撰写Linux教学文档时,会一再要求自己下笔不要太过「匠气」,力求以最浅显易懂的文本来表达。
想办法从学习过程中发掘趣味
提到初学者所应具备的学习态度,蔡德明以自己的求学过程为例,在考大学时第一志愿原本填的是电机系,后来依照联考成绩分发到成大环工系,虽然和预期有些落差,想说既然考上就要把它念好,专业课程包括空气污染、水质分析、数值模式等,虽然求学的过程很辛苦,经常要熬夜念书写报告,他却很擅于「苦中作乐」,从现在正在作的事情中发掘出有趣的地方。同样的,学习Linux或其他的信息技术也是一样的道理,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固然重要,却不见得每个人都能乐在其中,大部份的人很容易用「没兴趣」为借口,拿来当成事情作不好的理由,而这并不是正确的观念。如果可以说服自己,从原来没兴趣的学习中想办法发掘兴趣出来,也许学习就不会是痛苦的一件事。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瓶颈,不过他觉得人的脑筋真的有「顿悟」这种东西,有时候碰到一个问题卡住转不出来,就会放自己一天假什么都不想,去户外从事一些休闲活动,常常在休完假的隔天就会突然想出解决方法来,那种感觉让他特别有成就。
回顾这段历程,蔡德明认为自己蛮幸运的,对于非科班出身,在事业上亦没有太大野心的他而言,却能拥有现在的知名度和地位,常令他有些不知所措,不过他始终认为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是在对的事情上有所坚持,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一片天。对于未来的规画,他自认为在商业上没有太多概念,加上直来直往、喜怒形于色的个性,似乎不适合在企业工作,未来应该会留在学术界,从事自己最有兴趣的教学工作。文⊙张智鸿
《IT人物》蔡德明
「鸟哥的Linux私房菜」站长